上期我们领略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详细地理位置与范围、地质地貌特色、气候条件,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秘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。
(一)物质基础
组成雅丹地貌的地层为早跟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初期(距今约100万~50万年)的河湖相泥质、沙质和粉砂质堆积物,夹杂砾石堆积物薄层。这些沉积物比较松软,容易被风、水侵蚀,为雅丹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。另外,堆积物本身的性质也对各种雅丹体的形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。由于细粒沉积物是胶结好的湖相黏土,略难以侵蚀;而沙质堆积物则相对松散,更易于被侵蚀,这样就导致了地层的差异侵蚀,形成了规模、形态各异的雅丹体。
(二)内动力地质作用
雅丹地貌发育在北阿尔金构造带与北山构造带之间的断陷盆地中。其形成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为新构造运动的地壳抬升作用。地壳的间歇性抬升使原来河湖相沉积物不断升高,为接受外部的风化、侵蚀作用奠定了基础。
(三)外动力地质作用
流水作用:流水作用沿裂隙进行,是雅丹地貌初始形成的重要因素,主要通过两方面塑造雅丹:一是影响走向,景区北部雅丹体发育于古疏勒河北岸,因季节性暴雨时北部洪流沿沟谷侵蚀,大体呈南北向延伸;二是塑造形态,暴雨击溅加速雅丹体表面风化侵蚀,易形成不规则状。
风蚀作用:风蚀作用是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营力,雅丹体走向多与风向一致,印证了其重要性,具体包括跃移风沙流磨蚀、悬移风尘流磨蚀、静风吹蚀及涡旋气流掏蚀四种作用。
风蚀柱雅丹体
(四)其他因素
影响雅丹地貌形成的其他因素包括溶蚀作用与崩塌作用。因地处极端干旱区,雅丹体地层含盐量高,盐分胶结沉积物形成抗风蚀盐胶结层,降雨时盐分溶解、胶结层破坏,引发溶蚀作用。另外,构造作用使雅丹体产生垂直裂隙,长期沿裂隙崩塌脱落会破坏雅丹体,直至其消亡,可见崩塌作用对地貌演化至关重要。
重力作用造就了多种形态的雅丹
本期我们详细了解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形成原因,下期我们将介绍雅丹地貌的多种类型,敬请期待!
参考文献:
[1]牛清河 安志山 张益明.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气象环境监测报告.
[2]梁晓磊 程志花 翟晓慧 牛清河 张益明 李艳丽.敦煌雅丹地层易溶盐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.
[3]武法东 马鹏飞 邱珍琳. 探秘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